在3个月前的拜师仪式上,师父们都分享了各自的一些工作经验,其中就提到,干工程可以用“人、机、料、法、环”五个字来概括。听完师父们对这五个字深入浅出地阐述之后,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也把这五个方面一直作为我这段时间工作学习的指向针,特别在这两个月我到作业队深入现场学习柔性接触网技术的过程中,我对这五个字有了切身的体会。
人
人员:深入到现场使我熟知每道工序所需的作业人员数量,熟知上部作业人员和下部作业人员该如何配合。除了明白要用多少人、要如何用人,我们还要明白所用之人的工效如何,了解一组人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完成的工作量,才能更好地把控施工进度、完成施工组织。
与人沟通:师父时常对我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熟知图纸中的内容,更要明白其设计意图。我在揣摩设计意图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疑惑,比如曲内腕臂为何要用压管、为何直线上不用软定位器,而往往在与现场一线工人沟通时,他们一个善意的解答就能让我茅塞顿开。所以,我认为无论是现在身为见习生,还是以后成为主管工程师,都要保持谦逊的态度去与人沟通、去学习。除了与本专业的人沟通,还要在现场交叉作业引起冲突时与其他专业、其他单位沟通。作为公司的一名见习生,我也责无旁贷,积极去协调冲突问题,比如协调吹扫库内风管与吊架的冲突问题等。
机
机器:安装各种材料需要用到各种机具,在见习过程中我首先明白了各工序需要使用何种机具,然后清楚各类机具该如何使用,并且能够熟练掌握激光测距仪、水平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清楚使用各类机具时存在的安全隐患,特别是接触网属于高空作业,所以我们更需要熟知各类机具的安全使用规范,比如曲臂车的安全操作规程、脚手架的正确搭设方式。
料
用料:我非常幸运,能够从车辆段接触网开工就开始深入到现场学习,至今为止对已开工序的材料熟知,并且清楚这些材料有何用、如何用。尽管现场施工基本上都是按图施工,但往往在现场总能学到图纸之外的宝贵经验,比如现场工人对某种材料的称谓和图纸上不同,对于这些不同称谓的熟悉能够让我更好地与现场工人沟通,又比如在安装试车线的定位索时,图纸中只有定位索上零件的连接方式,而现场要根据拉出值来确定弹簧补偿器安装在定位索的哪一侧。施工过程中成本管控也尤为重要,而材料消耗的控制又是重中之重。如何避免材料的浪费以及过度的损耗是现场管理的要点。在深入现场见习的过程中,我记录下这些容易造成损耗的情况,让其成为自己的经验,将来自己作为主管工程师之后,对作业队提前交底,减小材料的损耗。
备料:作为一名见习生,现在暂时还未直接接触到备料,但是我在见习过程中记录下每个阶段的需料情况以及缺料情况,再结合材料损耗情况,相信日后自己动手备料会更加准确、及时。备料也是我在接下来在见习过程中需要着重学习的技能。
法
法则:首先在生产过程中要遵循正确的法则,然后在规范施工的基础上改进施工工艺,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接触网专业了解不深的领导到现场检查,工艺是他们评判质量的首要依据,因此项目部提出了首件工序定标的要求,对重要工序的质量进行把控,比如接地跳线的走线要横平竖直,回头绑扎要符合设计要求且紧密。作为见习生,深入现场首先我要认真学习这些质量标准,然后向项目部反馈交底后现场的落实情况。
环
环境:我认为施工环境可以分为环境安全和作业面两个方面,安全必须放在首位,安全的作业面才能称为作业面。记得有一回我在现场发现运用库前岔区和咽喉区都有可安装底座的作业面,我就问苏队为何工人都在运用库前岔区施工而咽喉区无人施工,他告诉我运用库前岔区的轨道即将铺设,到时候会因曲臂车无法行驶至轨道上而导致工效降低。经此一事,我明白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根据作业面进行施工组织时,不能只考虑现有的作业面,还要考虑到即将被破环的作业面以及即将增加的新作业面。
图1:现场学习
图2:现场材料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