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由中铁二局参建的福州滨海快线正式通车,滨海快线属于福州市主城区至长乐机场的快速直达地铁线路。线路总长度约为62.32千米,共设置车站15座。中铁二局承担车站设备安装及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范围为火车站 - 东门站 - 闽都站 - 南公园站 - 三叉街站 - 盖山站,涵盖6座车站及6个区间。
自2023年10月全面开工以来,项目部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价值导向、人才为本、创新驱动、主体责任的原则,全面推行“首件验收+样板引路”制度,确保工程实体质量的达标率始终维持在100%。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定期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以及应急演练等措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有效保障了施工过程中的零事故目标。在成本方面项目部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动态成本控制,严格审核每一笔费用支出,对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工费用等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监控,同时积极优化施工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返工,确保项目成本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现场施工工艺质量,并显著缩短了施工周期。在冷水机房管线施工中,项目部采用预制化加工工艺,结合BIM技术对机房内管线及设备布局进行优化,改进管线支撑体系,并配合工厂预制管道,实现了冷水机房管线的高效安装。预制化工艺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管道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也实现了标准化加工,相比常规施工方案可节省约1/3的工期。
为有效解决现场临时用电系统管理难度较大的问题,通过系统性优化车站临电系统实施改进:一是在一级、二级配电箱间增设T接箱并调整供电路径,通过线路布局优化简化配电网络,避免电力资源冗余损耗;二是针对不便移动的固定设备设置专用配电箱,实行加工区集中使用管理;三是全面推广手持充电式作业工具,同步设置集中充电区域及标准化充电柜,通过减少现场开关箱配置数量,全面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
在项目前期阶段,通过与业主单位进行深入对接,系统梳理福州地铁其他线路建设过程中砌筑装修及风水电专业存在的典型质量通病,深入分析其成因机理,针对性地总结提炼防治与整治技术措施,参与编制形成《福州地铁砌筑装修及风水电质量通病防治图册》,以此作为质量管控的技术依据,有效保障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运行。
福州滨海快线作为一条关键的交通纽带,紧密衔接了福州主城区与长乐国际机场,成为福州市首条市域快速轨道线路。此线路通车后,将大幅缩减福州市中心与滨海新城、长乐机场之间的时空距离,达成半小时内快速直达的目标。这不仅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还能有效缓解沿线区域的交通压力,改善交通拥堵的局面。更为关键的是,福州滨海快线的开通对于优化福州市的城市布局、提升福州的国际化水平具有深远影响。它将有力地推动滨海新城的快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与一体化进程,为福州市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具备重要的战略意义。
图片1:福州开通
图片2:福州火车站
图片3:工艺照